刘启文:永葆军人本色 助力乡村兴

  • 时间:2025-05-12 11:29
  • 浏览次数:
  • 来源:平凉市融媒体中心
  • 字体: [ ] [ ] [ ]
  • 分享:

戎装虽脱,军魂犹在。有着16年军龄、22年党龄的退伍老兵刘启文,2019年从部队转业地方安置后,毅然选择扎根基层一线。2024年,麻武乡后沟村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,刘启文临危受命,担任后沟村党支部书记。

扎根一线挑重担

初到岗位,刘启文便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。当时的后沟村“两委”班子不健全、服务意识差,村集体经济薄弱,群众意见大。如何当好班长、管好班子、带好队伍、服务好群众等一系列难题,如大山般横亘在他面前。但军人骨子里迎难而上、勇挑重担的本色,让他迅速调整状态,决心改变后沟村的落后面貌。

“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”,刘启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。他放弃坐班模式,主动深入农户家里、田间地头,全面熟悉掌握全村83户285人的信息,对村容村貌、土地状况、农业产业结构、集体收入等情况进行细致了解,建立各类台账18个,做到了底数清、情况明。

在崆峒区医保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配合下,刘启文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维修改造,整合功能室,提升了村部整体面貌;按照军营内务标准开展“最美庭院”评比,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卫生,让村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;积极处理村级事务、调解矛盾纠纷,帮扶困难群众。同时,他坚持强班子、带队伍,认真落实主题党日、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务公开等制度,在村级重大事务上严格执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,广泛接受各方意见建议,让班子成员团结一心,有效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
装实乡亲钱袋子

“只有与乡亲坐在一条板凳上,踩在同一片泥里,才能听得到实话,发现真问题。”刘启文深知,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后沟村问题的关键。他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考察,探索出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为群众提供种苗与技术指导。

在他的带领下,后沟村种植山楂树实验田30亩、乌龙头10亩、胡麻60亩、饲草100亩,养殖肉牛180头、红牛65头,带动全村发展种养殖产业。2024年,后沟村村集体收入达到21万余元,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,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

“家里养了30多头牛,村里有技术指导,我养牛更放心,更有劲了!”采访中养殖牛大户王满粮说,在村委会一班人帮助下,家里的收入高了,日子也红火了。

奋勇绘就新蓝图

四月三十日上午九时,记者在后沟村看到,村口一排排红瓦温室在朝阳照耀下更加闪亮,温室里传来的阵阵牛叫声让广阔的山野充满生机,远处红瓦白墙一排排小康屋让青翠的山谷充满喜庆与希望。

如今的后沟村面貌焕然一新,但刘启文没有停下脚步。他与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起,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,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,培养年轻党员骨干。“作为退役军人,脱下的是军装,脱不下的是责任;作为村支书,肩负的是信任,不能辜负的是民心。”刘启文坚定地表示,他将继续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、拼搏奋进,让后沟村的明天更加美好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